为进一步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展现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小队参与了“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于7月8日前往江西省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为期7天的志愿服务之旅。
“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堤’”
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志愿者服务团队分别在曾家村和洋港村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
在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讲故事、演示、互动游戏等方式,生动讲解了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他们还展示了正确的游泳姿势和自救技巧,让留守儿童深刻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紧急求救的方法等。
在现场,留守儿童们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志愿者们耐心解答了他们的疑问,并赠送了一些防溺水宣传资料,以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掌握。志愿服务团队还准备了精美的小礼物,奖励积极互动的留守儿童。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农村儿童对防溺水的认识,更加激发了他们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
“暖心陪伴,让爱不孤单”
洋港村位于泗溪镇曾家村的东面,是我校定点帮扶的村级单位,为关爱洋港村留守儿童,传承红色文化,志愿者们陪同儿童们一起玩游戏,共度愉快的时光。
活动互动让志愿者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志愿者们还讲述了一系列红色故事,孩子们认识了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力量,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这支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活动得到了“童心港湾”负责人的高度赞扬,他表示大学生到来为孩子们带去了欢声笑语,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耕读教育——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泗溪镇曾家村水稻科技小院于2023入选首批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正值7月农忙的第二阶段,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农业劳动教育活动。在这里,志愿者们参与上一季水稻的收获、第二季水稻的种植,感受乡村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在活动中,志愿者们接受了水稻栽培的培训,并由专业农民指导他们实际操作。他们挽起袖子,戴上草帽,走进稻田,亲自体验了插秧、除草、浇水等种植过程。虽然初次接触农业劳动,但志愿者们热情高涨,全身心投入到农田里。通过亲手参与农业劳动,他们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辛勤付出,增强了对农业的理解和尊重。
志愿者团队还参加了农业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专业农民向大学生们介绍了水稻栽培的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现代化进展和创新发展前景。志愿者们从中了解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为今后的服务“三农”提供了参考。
“调研农村基层党建”
泗溪镇坚持“党建+乡村治理”,开展“三联三促”治理方法,同时创新了“五级户长”制度,在与村干部座谈的过程中,大学生们详细了解了“五级户长”制度,是以10户为单元设立“十户长”,1个自然村设立1个“百户长”,1个行政村设立1个“千户长”,1个片区设立一个“万户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为“总户长”,打造“五级”户长上下联动格局。进一步将平安建设工作触角延伸至村组户,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该制度设立后,有效办理好事实事数十件。通过与基层干部的交流,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也对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随后大学生们走访了部分村民,了解了他们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看法和意见,耐心听取了村民们的心声。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大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期待,也更加坚定了服务乡村的信心。调研中,志愿者参与了农村党员学习班、入户走访等活动。
活动结束后,一名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说:“通过这次‘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主动投身到乡村建设中,用我们的知识为农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有效助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加强了基层红色文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将继续投身到更多志愿服务活动中,助力乡村振兴,共同构建美丽乡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