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省委书记鹿心社在南昌大学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上讲话精神。

报告中,鹿心社勉励全省广大青年学子要胸怀大志向、学好真本事、释放创造力、立德当为先,努力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把个人抱负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在为江西发展、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书写出彩人生。同时,鹿心社通过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三句诗词“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以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生动阐释了江西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是个充满希望、前景灿烂的好地方;也是个一展身手、大有可为的好地方。在美好江西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鹿心社对青年学子提出四点希望:胸怀大志向,明确小目标;莫负好时光,学好真本事;释放创造力,拥抱大时代以及走好人生路,立德当为先。

鹿心社书记一语中的,使我更加清晰感受到了自己脚下这块红土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上艰巨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并不能一夜之间完成,这必定是一个长期艰辛曲折和挥洒汗水的漫长过程。在第一个百年梦想到第二个百年梦想跨越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也正是从人生事业扬帆起航到人生事业步入尾声的关键时期。国家建设关键的30年,也正是我们80s、90s后青少年人生事业韬光养晦、锐意发展的关键30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历史时期,既是对我们青年一代提出的时代要求,更为我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这是国家赋予我们这一代人艰巨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我深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艰巨职责和使命。因此,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辱使命,坚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首先,传道者自己要明道、信道。正如鹿心社书记所言“走好人生路,立德当为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德”,一个重要方面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积极明道、坚定信道。明道,就是深入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和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接收新知识、把握新变化,将中国的发展置于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纵深的历史视角中进行认知和理解。信道,即在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和信仰的统一。教师不是“拿个文凭一劳永逸当先生”的人,教师首先是学生,教人也需要学习,受教育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传递真知和信力,而不是谬误和虚无。同时,明道、信道不能流于表象,而应真懂、真信,心口一致,言传身教,要准确定位自身使命,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理性、科学、客观、全面分析看待事物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科学方法。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苦练“内功”,“莫负好时光,学好真本事”(鹿心社书记寄语青年学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内功”,就是要回归课堂,热爱课堂,珍惜课堂,敬畏课堂,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研究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魅力。同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传播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光荣使命,坚持与时俱进,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满足学生成长中的需求和期待。高校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世界和快速发展的中国既有困惑,更有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站在时代的前列,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并根据这些变化、特点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积极和负面的影响,及时给予回应和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接地气,既要讲“大问题”,又不能讲大话、空话,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案例阐释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深刻感到教学内容能用、好用、管用、受用。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打造全程全员全位育人一体化平台。高校立德树人,就理所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中,构建课堂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实践的一体化格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课的校园网络和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打造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就要在高校形成“大教育”的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层次、各方面,形成合力,让每个人都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局内人而不是局外人,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参与者而不是过路客,让全体教师都有使命在自己的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情操,在一体化中教育、引导学生,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这个崇尚创新、充满机遇、人人都有可能出彩的美好时代,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建设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责任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唯有“释放创造力,拥抱大时代”(鹿心社书记寄语),以敢为人先的志气、超越前人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才能让青春在奋斗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才能不负时代重托,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在为江西发展、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书写出彩人生。